个人简介:朱楚瑜,女,系正规买球app十佳排行榜2020级化学-生物交叉培养班本科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博雅丹桂奖学金、树人单项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三等奖。现已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医学部。
瞬间感悟,果敢抉择
在分享自己进入化生班的经历时,朱楚瑜谈到一开始她只是抱着想要多学一些知识、想接触两个学科的心态加入化生班。大一大二的朱楚瑜也会迷茫于专业的选择,父母一直希望她能选择公费师范专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是朱楚瑜仍然没有放弃。也许大部分人都是为了保研才一直坚持在课业任务极其繁重的化生班,可是她谈到:“真正让我坚定想法留在化生班的原因,是进入实验室之后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一个小实验的成功会让我开心很久,看到自己测定蛋白浓度时得出的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达到99.9%,我会很满足。”一个个小小的满足让朱楚瑜更加坚定要走科研这条道路的决心,促使她对科研越发热爱。这也为她最后能够保研上北大埋下了种子。
谈及如何在化生班学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学分绩,朱楚瑜分享道:“高效远比勤奋重要。”她认为,预习和自学是关键,正如古人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好课前的预习,才能让课堂变得高效。同时她也反思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探索无尽,取舍有道
当回顾起过去三年的大学生活,朱楚瑜坦诚地表示,自己在最初并没有明确未来的规划。因此,她决定在大学早期阶段积极尝试和体验,探寻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努力把手头的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在大一和大二期间,朱楚瑜致力于个人全面发展,不仅在学业成绩上取得优异成绩,在学生工作、科研竞赛,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均有涉猎。
朱楚瑜在大学初期便选择了化学与生物交叉学科进行学习,虽然对于未来尚无明确规划,但她依然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学分绩点排名专业前二的佳绩。在科研领域,朱楚瑜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她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分别在两位老师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并在大二时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与此同时,朱楚瑜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她在大一加入了学院学生会,担任志愿者,大二时留任学术科研部部长。这些学生工作经历不仅让她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大大提升了她组织、沟通、写作和协调等多方面能力。
进入大三,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工作责任的加重以及科研任务的深化,朱楚瑜意识到需要做出选择,以便更加集中精力在某一领域取得更卓越的成就。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放下学生工作,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这一选择不仅证明了朱楚瑜的决策能力,也成就了现在的她。
朱楚瑜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没有选择犹豫不决,相反,她以从容的态度和坚定的步伐不断探索和奋斗,在明确自己的短期目标后便做出取舍,最终为自己打造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
逐梦科研,砥砺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研是朱楚瑜本科阶段极为重要的一段经历,然而她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她始终保持着踏实求真的态度。大一的暑假,朱楚瑜进入分析化学实验室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实验技能。大二朱楚瑜选择在化学学院刘长林老师的课题组参加大创项目,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自己对科研的热爱,她表示自己每周会抽出至少一整天的时间去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学习,虚心请教,认真积淀。大三她作为主力成员在化学学院刘春荣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生命科学竞赛,相比于大创,生命科学竞赛对独立实验的要求会更高,对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更显著。同时,朱楚瑜也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张利民老师课题组的实习经历,她坦言这段经历让她受益匪浅。“这些科研经历提升了我的实验技能,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兴趣所在。我要感谢老师们的培养和师兄师姐们的指导帮助,他们的鼓励让我有信心继续走下去。”丰富的科研经历培养了朱楚瑜的科研能力,成为了她推免路上的加分项。
朱楚瑜在科研之路上一直保持着踏实求真的态度,她始终坚信“踏实很重要”,对于每一个实验,她都尽全力弄懂并踏踏实实地去做。“本科生其实很难做到自己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老师更看重的可能是一些实验技能与实验思维。”回想自己参加夏令营的经历,朱楚瑜分享到自己本科期间在科研方面没有获得很多的奖项,也从未想过能够参加北大的夏令营,是师兄的鼓励让她有勇气放手一搏,参加夏令营时更多展示的是她对参与项目的理解。正是认真做好的每一个实验、掌握的每一项实验技能、对实验思路的每一个思考,让她能够在面试时得心应手,最终收获北大的offer。面对未来,朱楚瑜表示,自己的科研之路还在继续,她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精神砥砺前行。
每个在迷茫中尝试着奋斗着的勇士,都能找到独属自己的那一抹光亮。这是朱楚瑜的座右铭,也是她最好的写照。迷雾遮不住光芒,付出定有回响,静心沉淀,积攒能量,朱楚瑜未来将继续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坚定求索,闪闪发光。
文字:李忆能 胡馨戈
图片:朱楚瑜
编辑:谭娜